归 宿
在我国历史上,思想文化界有过辉煌的时代,我们现在把他叫做“百家争鸣”的时代。时值春秋末期战国初期,老天也不知为何,降生了那么多精英。为我们后辈也留下了诸多佳话与文献。
道家也好,儒家家也罢,法家也好……总之,诸子百家争鸣,“争鸣”什么呢?他们的文字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内容——道。
老子先生用《道德经》里三十七章的内容来说明——道,其内涵丰富,无所不包。用于社会,劝诫精英要无私、无我,为社会做贡献①。用于养生,要无“我执”,无心②。
您看婴儿,极度柔弱(注意——不是软弱),他——无我、无心。
进入“婴儿状”有二途,曰文、曰武。
文——读书,读四书五经,国学经典;深谙人生之真谛,驾轻就熟,既建功立业又飘然神仙。
武——修为传统拳术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因为写那些经典的人,您去细细品读历史,哪一个不是当时的社会精英?哪一个不是拳术高手?因此,他们的的文字必然有来之拳术修为过程中的理解。作为后辈儿孙,想读懂他的文字,你也须有他的经历,才知文字背后的东西。
不止一次地说,就一个“舌顶上腭”,你能象婴儿一样,除了说话、吃饭,你能一天24小时都舌顶着上腭,不求有高深的功夫,只求“舌”恢复婴儿状(您去观察婴儿,他就是那样时时刻刻都顶着)。谁让他顶着的?用我们国语来讲就是“上苍”。亦或可曰“道”。没有任何怀疑,只管去做。若干年下来,量变到质变了,“自己”有明显感受了,您才会明白《论语》之开篇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之“习”是什么意思——时常实习,内化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,成为一种习惯,与同龄人相比,你腰板挺直,步履稳健中有轻盈,不为家人添任何负担,那种内心的喜悦才叫“不亦说乎”的“悦”。您到了那个年龄了,您有孔子先生的体会了,您才会觉得这句话背后的东西。躬行“舌顶上腭”,二十年,三十年……六十年,一生,您才会知道一个简单的动作深刻含义。您才明白什么是“经”——千古不变的真理。那您才会对先贤留下来的文字顶礼膜拜。
历史的作用就是这样——先人的经验要汲取,先人的教训要避免,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。否则,象动物,它们没有历史,它们就世世代代重复着它们祖先的经历而不能发展向前。
传统拳的修为,以拳入道,追求“抟气致柔,能若婴儿乎”?——现代医学好像回答了这个问题。不过,请别着急,我们慢慢来品。
传统拳分内外家。然,纯练内家不练外家的少,纯练外家不练内家亦鲜。因此有此一说。
不过,本文以内家为例,来谈谈内家拳(戴氏心意拳是内家拳,下文偶然提到该拳)是怎样实现“能婴儿”的呢?
传统拳术对筋骨训练十分重视,所谓内练一口气,外练筋骨皮。现在网红的所谓拉大筋,就其所述,主要属于外家的练习的范畴。其实内家拳的练筋骨的方法和一般的练筋骨修炼还是有区别的,它是从“松”开始,来修练的。
在“松”中,不断地调息,致使呼吸均匀。呼吸一均匀,气血随意而行,浑身关节开——合——有度,是谓“抻筋拔骨”。它没有任何的强制、造作,只是时间到了,自然而然的事——是谓“功到自然成”、“道法自然”,尤以胯的开合最难,其中——接骨斗榫——从而修炼该部筋骨。忽然有一天,该部的筋膜有了感觉,您越加坚信,“道”无处不在。
看过我系列文章的网友,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是内家拳,尤其是戴氏心意拳的核心,是有心、意、神、气参与的(练戴氏心意拳需要做到的四到:心到,意到,神到,气到),也是敛气入骨的法门。以前,我们也谈过敛气入骨——就是肾中精气充盈后,“肾主骨”(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肾主骨。”),肾输布到骨中的精气就充沛。充沛的精气被敛入骨以濡养筋骨,而且使筋更韧、骨更坚,时间到了,产生的质的变化。
笔者的身高与体型,与好友打赌,约摸体重,大多不相信我的体重。上秤一秤,才相信。居然看不出来我有那么重。闲来一笑,不可执着。
练内家拳艺,敛气入骨后,精气濡养筋骨,使筋强骨坚就能够增加骨密度。你跟练内家拳的人搭手总感觉人家手特别重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
另外人家松得好,经历过“脱胎换骨”,浑圆劲一出,他的劲很整,不光是手而且他整个身架,通过“圆”的传导,都搭在你的手上了,你当然感觉他的手重了。“拳者,圈也”。一大的圆圈而已——说来容易,练起来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这种筋骨的质的变化就是——易筋易骨吧。先师仙去多年,不敢妄加论断。
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肾主身之骨髓。”敛气入内的精炁,同样濡养充实骨髓,这部分精炁也是主要有肾中精炁敛入髓——所谓的“精满补髓”就是这个意思。“精充髓足”骨髓就起了质的变化,是谓易髓。骨髓是产生血气的地方,血气足则体健神旺就能健康长寿。
还有部分精炁也是主要由肾中精炁敛入髓,“髓满补脑”脑精充盈,灵气自现——容光焕发,神采奕奕。
这也许就是不老春的秘密?
唐容川在《医经精义》里边说∶“盖髓者,肾精所生,精足则髓足,髓在骨内,髓足则骨强,所以能作强,而才力过人也。”
可见练内家拳③的人追求易筋、易骨、易髓是有道理的,“髓不足者力不强”劲力的强大是内家拳练习者的不懈追求。
所谓千招易得,一劲难求。易筋、易骨、易髓是内家拳求劲力的一个秘密途径。
现代医学告诉我们,骨髓干细胞能够培育出我们身体的各个“部件”,譬如说我们的五脏六腑,譬如说我们的皮肤,甚至我们的毛发。
读到此,您再读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——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……”我不知道您有何感想?亦或是震撼?
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给人们延年益寿的追求创造了无限的希望。
内家导引的修为,能敛气入骨,终能易筋、易骨、易髓。
敛气入骨后易筋易骨易髓,是否能激发骨髓干细胞参与对自身机体的修复呢?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肾为先天之本”。“本”少仅能参与人体生命活动,“本”足则可激发骨髓干细胞参与机体的修复而获得长寿。
“抟气致柔,能若婴儿乎。”是古圣先贤的诘问,他用反问的形式,在告诫我们,不“抟气致柔”,死之徒!
所以我们说,敛气入骨是内家导引产生内功的秘密,也是健康长寿、长生不老(不是长生不死,古人用词相当精准)的秘密。
人体生命潜藏着无穷的奥秘!
让我们携手,来共同学习经典,躬行古圣先贤的教诲,印证经典(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等),无需空谈,踔厉前行,如婴儿,不要有任何的功利之心,只为心中的那份挚爱——爱我们的民族。爱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。
让我们携手,默默前行,我们都在路上。
让我们一起见证真正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。
作为中华儿女,为中华复兴,添一份彩,发一份光。
注释:
①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里,雍正即位前,和“大和尚”的一次谈话,“大和尚”告诉雍正,当皇帝,即有国无家。事情发展也印证了这点——雍正即位若干年后,为了当时的朝代发展,雍正硬是给儿子弘时一杯毒酒。
② 这个“无心”,类似于“无心插柳”之无心,但又不全是。
③ 戴氏心意拳,是内家拳,因此,它也追求易筋、易骨、易髓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街机麻将胡了爆分规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